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科學思辨力——你的第二套人生演算法

807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科學思辨力——你的第二套人生演算法

講者:鄭國威(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知識長,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

時間:108年9月25日(三) 12:00-4:00

地點:瑯嬛書屋天河店

撰文/攝影:賀怡珊



在假新聞、農場文、公關操作文滿天紛飛的時代,如何打造基礎抵禦力?面對自由開放的海量資訊,我們亟需一套有效的演算法,幫助我們擷取有意義的知識。

 科技一日千里,我們每天生活所接觸的資訊也不斷增加。在這個真資訊與假資訊混雜的時代,已經沒有任何人能告訴我們對與錯。是非觀點只剩下自己能判斷,於是,建立一套思維模式,使自己能接受,並且足以用之應對這變化萬千的世界已成為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興人類刻不容緩的事情。

    為了拉近在場學生與聽講內容間的距離,鄭國威一開始便舉了世界知名的科學家——霍金的生平故事。霍金年輕時就患了漸凍人症,但他對科學世界的熱愛卻不曾因此而消失,甚至在之後還積極的對社會大眾進行科普教育。如果問平常人跟科學家們的專業領域間的距離,大概可以用地心與陸地上的小山丘做譬喻。如此天差地遠的差距,能夠放下芥蒂,積極走入影視,媒體,讓普羅大眾因為認識他,而能進入科學家那不為人知的思維世界,也許霍金能廣為世人所愛戴,早就不是因為他那些質地有聲的學術著作了。

    接著,講師引導同學以抱持著懷疑的角度看待報紙,就是以科學實證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事情。但其實此種思維在網路發達的世界時其實很難達到。搜尋,接受,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網路上很多觀點也並非以科學實證的觀點所得出的答案。而當我們搜尋到答案時又會以自身喜好為近行接收,當然會這樣也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所演化出來加速我們判斷的思維模式。

    但是,如果什麼事都以理性觀點思考,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反而會造成阻礙。於是,想要以理性思維進行思考,理出知識,就必須先學會獨立思考,並且知道什麼是知識。但其實我們所知道的一竊知識都受到環境所影響,甚至是搜尋媒介所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知識共同體。於是,想要得到一個正確性高的知識,就必須先檢核自身的知識共同體是否被侷限,是否有突破同溫層。

    「我今天沒有要給各位列出思辨的答案,因為或許我們所受的教育是把各位的好奇心與創意敲碎,再給各位學歷。但我認為教育應該是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找到答案。」投影幕上撥放的是一排乘坐在椅子上,頭上戴著燈泡的學生不斷進站。而出站後的學生卻是一位位燈泡被敲碎,頭戴學士帽的學生。最後,鄭國威沒有給同學們一個確切的思辨模式,因為他期望這一場演講帶給學生的不是灌輸,而是讓學生真正的學會什麼是思辨力。

71072966_741254823012712_553850030117617664_n.jpg70194388_757742921363111_2827204832962543616_n.jpg71908484_2298315417088337_8972284001007960064_n.jpg71397983_428453567796602_352868461430439936_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