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校外教學活動】大溪小鎮采風行

294
次閱讀

【校外教學活動】大溪小鎮采風行

時間:2021年4月10日(星期六)08:20-14:00

地點:桃園市大溪區

帶隊教師:麥麗蓉(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撰文/攝影:方詩晴



由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辦的「大溪小鎮采風行」,於4月10日至桃園市大溪區進行參訪活動。

210410-1.jpg
同學們跟著導覽員沿著大漢溪畔走,首先看到一排蘑菇狀的大石頭,導覽員向大家介紹這是舊時碼頭的纜樁,大溪曾經因為水運方便,成為北台灣的重要轉運港口,船隻在靠岸後,會將船繩綁在大石頭上固定,纜樁見證了大溪曾經的熱鬧與繁華。接著為石板古道,由於大溪是靠近山的小鎮,地勢呈現河階的地形,因此興建這條為平緩坡「之」字型的石板坡道,連接大漢溪碼頭跟和平老街,是當時為了體恤挑夫辛苦,省力的設計。

210410-2.jpg
走近大慶洞口可以發現有修建的痕跡,原來原本的大慶洞與涼亭的地面是一樣高的,當時因為先總統蔣公的靈柩要安置於慈湖,送靈禮車因為過高而無法通過大慶洞,所以將路面刨降2公尺,車子才得以通過,因此造就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特殊景觀。

210410-3.jpg
大溪民間信仰與活動中,很具特色的便是關聖帝君聖誕遶境與社頭,農曆6月24日的關聖帝君聖誕遶境,被大溪人視為第二個過年;大溪的社頭有別於一般陣頭,不是以地域性做區分,而是以職業區分,早年因同一職業、行業或住同一區域而成立,其中協義社就是由大溪鎮上木器業所共同組成,而慶義社是泥水工組成。導覽員還拿出了名信片向大家介紹大仙尪仔,黑白無常、千里眼、順風耳等。


倒數第二站來到和平老街,在老街中可以看到許多巴洛克式的立面牌樓,有龍、鳳、獅、麒麟、鰲魚、旗、球、花瓶、琴、棋書、畫等等浮雕圖案,並帶有各自的吉祥寓意,像是「全成」的牌樓兩旁是鰲魚吐水,除了獨占鰲頭,還有防水的意涵,傳說鰲是食火的瑞獸,因此木器行大都會有此浮雕圖案。


最後我們來到迷宮巷,迷宮巷的形成與挑夫有關,因為收入不高,無法住好房子,於是在老街附近就地搭蓋簡便的草屋棲身,由於沒有多餘時間規劃,加上土地有限,因此巷道變得狹小彎曲。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巷中鼓井,全大溪只有這一區的井是四方形的,因為先民當初在鑿井時,井的內側四周至井口用長條石板圍著,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鼓井為四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