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Face-mask dispute and epistemic injustice

304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Face-mask dispute and epistemic injustice

講者:陳湘韻(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理研究員)

時間:110年4月27日(二)10:10-12:00

地點:R2011

撰文/攝影:王碧華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四月二十七日誠邀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助理研究員陳湘韻蒞校演講。講座於二館2011教室舉辦,講題圍繞著口罩所帶來的爭議展開。

210427-1.jpg

講座開始時,陳老師請同學們分享自己對戴口罩的看法。有人覺得戴口罩是件平常的事,有人表示戴口罩皮膚會過敏。同學們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陳老師也趁此機會分享2020年3月,新冠肺炎爆發時期,在外國生活,大家對口罩的認知,與自己存在很大的差異。

接著,陳老師帶領同學們思考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各國對於戴口罩的政策實施與態度。部分國家採取預防態度,部分國家則在口罩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的研究成果出現後,才認可或依舊不認可戴口罩的重要性。以台灣為例,台灣經歷過SARS時期,對疾病的控管有一定的經驗。因此,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即宣導戴口罩的重要性,甚至強制人民戴口罩。但是,台灣以外的國家,其實是存在著各種各樣以口罩為中心的問題、爭議的。

210427-2.jpg

為什麼單單戴口罩,就能引起社會、世界的爭議呢?陳老師在演講中引用了米蘭達.弗里克(Miranda Fricker)對於認知中的不公正的說法,帶領同學們理解口罩在世界各地所引起的爭議。

米蘭達.弗里克對認知的不公正的解讀,可以分為兩個方面:證言的不公正與詮釋上的不公正。以證言的不公正為例,亞洲人或亞洲國家在應對疫情時,多數支持戴口罩。但在歐美國家人們的眼裡,因部分人們對亞洲人或亞洲國家存在偏見,自然會反對戴口罩的措施,甚至覺得在歐美國家戴口罩的人很奇怪。

再以詮釋上的不公正為例,身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背景,人們接觸的知識街有所差異。陳老師在講座中舉例說明,產後憂鬱症普遍出現於婦女經歷人生轉變後的生活中,但因資訊未普及化,許多人並不知道它的存在。社會中也不是每一名產婦會患上產後憂鬱症,因此在必須討論這個課題時,親歷者與旁觀者所詮釋的肯定有所差異。換作疫情時代口罩的使用亦是如此。

210427-3.jpg

演講過程中,陳老師反复引導同學們再三思考,發表自己的看法。陳老師也請同學們針對證言與詮釋上的不公正提出案例,進而討論如何避免、減輕認知的不公正。班上大部分同學來自國外,因成長背景有異,討論內容也較多元。兩小時的演講,在陳老師貼合實事,精彩的演說下順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