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課群校外教學活動】客家與臺灣—漫遊富岡

487
次閱讀

【課群校外教學活動】客家與臺灣—漫遊富岡

時間:2020年12月6日(星期日)10:00-18:00

地點:同窗會小館、三連坡、火車伯公、集義祠、富富.小山岡

撰文/攝影:江亭儀



早上10點同學們約在校外教學起點-富岡火車站集合,開啟一天的富岡客家文化之旅!富岡舊名「伯公岡」,早年是大陂區的一部分,往大陂上看能看見山坡、田野間有很多伯公小廟,因此得名伯公岡。

上午第一站我們徒步走到富岡火車站附近的-「新富客家協會」初步認識富岡的歷史與文化。用完午餐後,廖大哥帶著同學們導覽,實地探索富岡。一上路,映入眼簾的是巴洛克式建築的房屋,呂家洋樓位在富岡火車站前的街道上,1908年因為淡新鐵路改道經此,才有了伯公岡火車站,呂家聲當時擔任楊梅壢區長,對市區的擴張與修築溝渠相當有貢獻,而現在呂家洋樓成為富岡的代表性建築之一。接著,我們來到富岡老街上的百年雜貨店—榮泰商行,老櫥窗上擺著文具書籍、糖果餅乾及日常用品,而早期富岡沒有郵局,雜貨店還是代售郵票和代收信件的地方呢!

車廂土地公,就是臺鐵在先前設置富岡機場時,用地上正巧有座土地公廟。因為設置機場的關係,土地公廟不得不拆除,當時臺鐵承諾把土地公廟蓋回來。等到機場蓋好,卻發現公有地上不能用公務預算蓋廟,於是突發奇想,把退役的第一代電氣化自強號「英國貴婦」(EMU100型)車廂拖到基地改裝成土地公的新家。集義祠,地方俗稱「萬善爺廟」,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來,因為樑柱腐蝕,進行重修。由於「集義祠」是土造建築,雖歷經多次修繕,卻缺乏專人管理,以致百年老廟出現傾倒頹塌的危境,於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經地方政界人士發起改建。「集義祠」改建形式以枋寮褒忠義民廟模式,民國七十三年動土興建以來,採取 眾信士樂捐方式募集資金,歷經三十一年,於民國一零四年(2015年)底全貌竣工。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富富.小山岡,富富.小山岡的前生是一棟久無翻修的派報社,在許多青年團隊和文化局的推動下,以「以修代租」的方式,翻修了整棟老屋,當作富岡的創生基地。
PC060040.JPGPC060090.JPGP1000195.JPGP1560052.JPGP1000290.JPGP10002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