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課講座】洞穴、廟堂到畫廊:藝術故事萬萬歲

355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洞穴、廟堂到畫廊:藝術故事萬萬歲

講者:蔡濟民(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奧賽德工廠共同創辦人)

時間:2021年3月25日(四) 18:30-20:30

地點:天河書屋

撰文/攝影:蔡煒鈞



什麼是藝術?藝術的價值是什麼?老師在這次的講堂中,藉由勾勒人類創造藝術的歷史進程,像我們展示了一個宏觀的視角。不同時代的人們,為了不同的目的而創造藝術品;不論是為了宗教信仰,到生活所需,或許在當代並不為單純的藝術而存在。畢竟人類無法依靠藝術存活,要投入資源和人力進行創作必然有其他的原因左右。於是歷史與價值的更替盡在其中。

文字是抽象化的表達符號。因此在文字之前,人們利用具體表現的圖畫傳承知識。在世界各地的史前文化中,能夠找到各式壁畫描繪著遠古人類所見的世界。創作的目的現今已經不可考,但文字出現以後,開始絮絮叨叨的向我們說明人們創造的理由。從金字塔到雅典娜神殿,各式青銅或是大理石雕像再到宏偉的大教堂,有些藉由建造華麗的宗場域以鞏固神權,有些為了炫耀國力及影響力,有些為了象徵菁英的階級差距而被創造。

一步接著一步,創作的技法有時突破,有時重返過往,一切都和當代的審美以及思潮息息相關。到了工業化時代之後,訊息流通加速,攝影技術的發明使畫家開始重新思考創作的意義。於是不再執著於重現外在的世界,轉往探索人的內心,各種新興的創作風格百花齊放。

或許在今日,有許多現代藝術使人難以理解,那是因為許多現代的藝術形式跳脫了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只要在理解的過程中產生美的感受,就被稱為藝術,因此在每個時代、每個人心中的定義都有所不同,也無高低優劣之分。但能夠欣賞越多形式的美,即是累積了越多的文化資本,能夠接受各式迥異於自己的人心。

藝術故事萬萬歲1.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2.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3.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4.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5.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6.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7.jpg

藝術故事萬萬歲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