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課講座】只因陽光太刺眼:談卡謬《異鄉人》的台灣之旅

913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只因陽光太刺眼:談卡謬《異鄉人》的台灣之旅

講者:洪士惠(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時間:2021年3月18日(四) 18:30-20:30

地點:天河書屋(學生活動中心一樓)

撰文/攝影:廖沛琪



在這次的講座中,老師介紹了卡謬的《異鄉人》,並且以《異鄉人》為引子,帶同學看台灣現代文學的發展史。

卡謬的《異鄉人》情節十分簡單,僅描述了一個阿爾及利亞的殺人犯被判死刑的故事,但卻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肯定。因為它不僅是寫在歷史因素下不同種族之間的衝突,也是寫一個不服從社會潛規則的人眼中,這個社會是多麼荒謬。這樣的寫作主題和作者的背景也有關,卡謬的父親早逝母親聾啞,使得他在成長過程中始終有反抗意識,並且為弱勢族群發聲。

故事主角只是因為在緊繃情勢下,因為對峙方手中刀刃反射的陽光太過刺眼,而失手開槍射殺了一個阿拉伯人,卻在審判中因為一些毫不相干的生活小事,不符合眾人的道德期待而被誤讀成喪心病狂,並判處死刑。在整個故事的敘述中瀰漫著一股荒誕的疏離感,主角雖然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卻始終對其抱著旁觀者的態度,因此付出了生命。

這樣寫作奠基於存在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思考,時代背景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人們無法理解為何社會富裕人們仍然感到不滿,仍然有戰爭且社會仍然不平等。特色是外在世界導致因果,而非內在個人的成長或努力。

視角拉回台灣文學,當現實主義寫作傳入台灣時,正值1960年代,反共文學興盛時期,因為美軍駐守台灣而使西方文化大量湧入。反共文學強調的是明確的因果關係,正義的一方永遠戰勝邪惡者,努力即會獲得回報。這樣的氛圍使作家感到疲乏時,現實主義主張人在世界上創造各種意義。並非必須服從各種社會所訂定的規範,有其他的能性,帶起一波全新的思考。因此白先勇、王文興、七等生等人都在此思潮中佔有一席之地。

卡謬筆下寫的薛西佛斯是這樣:即使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徒勞仍然勇敢面對,我們因為沒有勇氣反抗這樣的社會規則所以永遠都是局內人。每個人應該都要有面對平庸並反抗的勇氣,即使書寫的故事沒有明確的美滿結局,也要放手一搏不枉此生。

只因陽光太刺眼1.jpg

只因陽光太刺眼2.jpg

只因陽光太刺眼3.jpg

只因陽光太刺眼4.jpg

只因陽光太刺眼5.jpg

只因陽光太刺眼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