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 日本茶道之美

6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日本茶道之美
講者:祝曉梅(日本裏千家茶道教授/東吳大學日文系講師)
時間: 2025/10/21(二)13:00-15:00
地點: R1115
撰文/攝影:許倩蓉


  今(114/10/21)於通識部課程的規劃之中,特邀祝曉梅老師蒞臨本校演講,講述「日本茶道之美」。演講活動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是展示穿著日本浴衣的示範過程與技巧竅門,及其日本茶道整套的泡茶流程與招待禮儀;第二階段則是說明日本茶道何以能淵遠流長的精髓,主要在於「道」中那不可言說的禪意與具備觀察暗示的能力。因此,講者最後說:「日本茶道是一門科學方法,是訓練我們在靜默中發現契機的方便法門。」目的在於使同學們用心發現生活中萬事萬物之轉化,以此修練身心。
首先,是挑選二位同學體驗浴衣。以女性的浴衣來說,通常內裡會穿一件吸汗的衣服,使浴衣不黏著身體。調整浴衣長度,並繫上繫繩,衣領則是右衽(左襟要在右襟之上)。整理好腰間多餘的布料後,讓後頸與衣領空一個拳頭的寬度,最後則是綁上腰帶,打結後再次微調就完成了。接著,則是進行茶道。安排同學擔任主人與客人,進行茶室禮儀。客人須拿著一個小扇子入席,會與主人形成一個鴻溝,也就是「結界」。然後再向掛軸鞠躬敬禮,所用掛軸會與今日茶會主題或季節相關,今天是用「微風吹幽松」(掛軸之字一定出自得道高僧之手,敬禮是向高僧敬的)。然後便是客人入座,相互敬禮。在客人使用和菓子時,主人則泡茶。泡茶的手勢、速度、力道、茶粉與水的比例及其相關細節皆有所要求,可見日本茶道之精細。後來便是接續未完的禮儀,繼續下去。
再來,則是以石田三成的「三獻茶」與千利休參加上林竹庵茶會之二篇故事開場,介紹日本茶道中的誠意以及觀察力等的特點。並提及山上宗二在日本茶道上茶禪一味的重要論點,意味著日本茶道由此處處承襲禪宗之精神: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然後,說明日本茶道是以「暗示」代替語言的觀察力訓練,舉以多例解說證明如何:如進入茶室之前的茶庭中,當見到此處的草木石頭有「打水」,表示主人一切就緒,可入內。而依據季節溫度,何時灑水,計算合適的時間,即是一種功夫。
最後,祝曉梅老師再次提醒日本茶道之特色,並重申若凡事只用眼睛去看,若哪天不再依靠視覺,那麼該用什麼去感受呢?所以用心去感受,要把心活躍起來,把感受活躍起來,因為眼睛是會忽略很多東西的。日本茶道不用語言,只是暗示,仰賴觀察。眼睛看不見的人,不是真的盲人;而看不見他人心意的人,才是盲人。
573277638_1287451423395618_8390548974726975085_n.jpg571339645_1287452506728843_6839338424869094435_n.jpg574590451_1287452700062157_418798478412296115_n.jpg571309126_1287452370062190_9068421870678887665_n.jpg571338257_1287452110062216_1037677600655883_n.jpg573592798_1287451690062258_6356179691029280400_n.jpg572983880_1287451646728929_1406006144829243656_n.jpg571637571_1287451403395620_8546901483419097165_n.jpg572095664_1287451220062305_6874100539124384952_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