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 日本茶道之美

16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 日本茶道之美

講者:祝曉梅(東吳大學日文系/日本裹千家茶道班/講師)
時間:2025/4/1(二)13:10-15:00
地點:R1111
撰文/攝影:顏彣諭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糠明珊老師於4月1 日下午在一館教室,於日本文化概論課堂中,邀請東吳大學日文系講師/日本裏千家茶道教授祝曉梅,舉行「日本茶道之美」講座,講者帶來浴衣及茶道工具,同時也帶來許多跟茶道有關的歷史與故事,讓在場的師生發現茶道的魅力以及隱藏在浴衣穿著裡面的小巧思。
茶道是源自中國的茶文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在日本,茶道(即茶禮)是一種嚴謹的藝術形式,通過茶葉的泡製和儀式化的表演來表達禪宗哲學。在茶道的世界裡,每一個細節皆蘊含著對自然、對人、對心的敬意。此次課堂中讓同學親身體驗了日本茶道的基本流程與核心精神。整個過程中,能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敬意,並細心學習各項儀式的規範與意涵。
  在面對如神聖般的主人或賓客時,應當手持扇子,恭敬地鞠躬,彼此之間心存結界,守住應有的分寸與禮節。奉上和菓子時,必須以懷紙襯於左手掌上,並使用有正面花紋的菓子器,讓花紋或木紋寬面朝向客人,顯示尊重與細緻。帛紗的選用亦有講究,男子使用紫色,象徵皇室的高貴典雅;女子則多選擇橘色,若有花色則偏向搭配服飾而非正式使用。進入「盆略點前」的程序,所用之盆如山道盆,起伏不平,彷彿山川之形,具備一種自然之美。茶具置於盆中,盆的正面以木胚拼接線為辨識,沖泡時此線需朝向茶人,以示敬意與心意的集中。
  茶碗若繪有如菊花或五七桐葉等文樣,泡茶時其正面需朝向自己,以示謙卑;奉茶時則轉向賓客,將最美的一面獻出。碗底的印章,應位於九點鐘方向,以維持正確的方向與氣氛。使用茶筅時,手勢尤為關鍵,不可打圈,而應以直線型來回刷動,如此才能讓茶湯撞擊而起泡,產生綿密而細膩的茶沫。每一動作皆需配合線頭朝向主人,大拇指對準線頭,象徵心與心的連結,也是一種無聲的問候與致敬。
  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使用茶筅刷茶,原本以為只要攪拌即可,實際上卻需以直線手勢快速來回刷動,才能產生細緻的泡沫。整體而言,茶道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在這段體驗中,展現了日本傳統文化中對「形式」與「心意」的重視。茶道,並非僅是泡茶,更是一次身與心的修煉,在看似平凡的行為之中,體現深邃的人情與禮儀之美。透過此次課堂體驗,希望同學能藉由茶道學習與實踐這份靜謐中的智慧。
圖片1.jpg圖片2.jpg圖片3.jpg圖片4.jpg圖片5.jpg圖片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