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我極權了,你還要管我嗎?漢娜.鄂蘭與《極權主義起源》

45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我極權了,你還要管我嗎?漢娜.鄂蘭與《極權主義起源》

主講: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時間:2023年10月18日(三)17:00-19:00

地點:天河書屋

撰文:林慈軒

攝影:游錦珽



   德國哲學家,漢娜鄂蘭,受沙特的「存在主義」影響,興起了「存在哲學」,何謂「存在哲學」呢?意思是:「存在先於本質」

每個東西都有本質,比方說一張桌子的本質,就是承載物品,因此又可以說,我們不會稱一張沒有辦法承載物品的東西為桌子。

《極權主義的起源》出版於1951年,鄂蘭撰寫這本書的靈感是來自於納粹和希特勒。

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與專制(autocracy)、暴政不同,以納粹德國為例,它雖是嫉妒的迫害人權,但卻只能定義為極權,因它的迫害全是依照「法律」。而暴政是沒有法律沒有證據,肆意妄為的。

再言及專制,中國古代皇帝就是一種專制體制,專制的意思是政權只落在一人手中,但無法支配到每個地方每個人。而極權主義相反,它是一種「全面支配」的形式,它可以藉由公權力穿透公共與私人領域的每個層面,將異質者整合成命運共同體,納粹就是最好的代表。

極權主義致力打造無階級社會,形成烏合之眾。納粹部長希姆萊就是透過「宣傳」操弄人心,為大眾創造「一貫性」。對此,鄂蘭十分不齒,認為這是極權比專制還要可怕的地方,因為大家失去了自主意識,而成為了領袖的傀儡。

當時的納粹宣傳,找來了演員蘭妮•萊芬斯坦拍片紀錄,其記錄特點被稱為「法西斯美學」,因著俯視的角度,使人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而這種拍攝手法也令當時的社會為之一亮,成功地向外界傳達德國「壯大」的形象。而這種手法也不只用於政治,在宗教上也常被運用。

鄂蘭挖掘長期在極權體制下的人心是如何變化,二戰以後,納粹軍官被追捕,其中被稱為納粹推手的艾希曼也是名單之一,他逃到了以色列還是被逮捕,最後在耶路撒冷被公審,他被公審時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大家都很好奇這樣想出虐殺猶太人諸多方法的惡魔長什麼樣,沒想到一探究竟之後,發現他只是個普通人,鄂蘭於是寫下了《惡的平庸性》。但這本書受到不少人的撻伐,認為這是雲淡風輕了德國人的罪責。

2023-10-18 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1.jpg2023-10-18 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2.jpg2023-10-18 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3.jpg2023-10-18 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4.jpg2023-10-18 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5.jpg2023-10-18 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二)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