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

247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

講者:張佑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時間: 2023年5月10日(三)10:10-12:00

地點:R2423

撰文/攝影:林惠芳/邱薇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5月10日誠邀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佑宗老師來為同學們演講,題目為「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提高同學們對假新聞的認識。


        張老師以2020年川普散播選舉舞弊致使其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的政治暴動為切入點,證實假訊息的影響力有多大,對民主產生傷害。接著老師對於假新聞、錯誤訊息和假訊息這個三個概念進行區別,假新聞是指有意進行編造,並且模仿主流新聞的形式進行傳播;錯誤訊息則是指人在不知訊息錯誤情況下進行傳播;假訊息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而進行散播,從而達成操縱輿論與混淆焦點效果。

       情感極化是指人因社會背景不同而產生了意識形態的差異,造成不同的社會政治認同,從中間值走向極端化,致使本可用理性去探討的政治問題,變成以感性論事,構成衝突。那麼該如何化解這種情況呢?張老師提出可改變選舉制度或者民眾可以在政治場域之外和他人進行相處可降低情感極化,並且以以色列強制服兵役3年為例,讓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們有共同的生活經驗,拉近彼此的距離,就可以化解敵意。

       陳老師表示目前化解情感極化的研究主要在進行心理的干預,糾正民眾對敵對陣營的錯誤認知。但是還是有民眾因為種種因素堅持相信錯誤信息。這是因為人類具有兩種思維模式,其一是動機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是以直覺反應、情感偏見下定論,具有刻板印象;其二是分析推理(analytic reasoning),是經過各種分析,深思熟慮後下定論。人往往比較偏向前者,心裡已有答案,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很少進行分析。至於具備分析推理能力的通常都是受教育比較高的民眾。

      陳老師亦指出在做調查時發現,具有政黨認同的人,在面對健康資訊的更正與政治資訊的更正態度會不同,在面對健康資訊的更正時會持感謝的態度,而在面對政治資訊更正時則會持厭惡或不接受的態度。但是當今社會尤其是年輕人,處在中間值的人較多,不像老一輩具有較強的屬性認同感,在政治選票上還是會左右搖擺,選舉的不確定性會越來越高,因此更正錯誤信息還是有效的。最後,陳老師提出最重要的是培養事實核查的主動性以及不傳播假消息,就可減少不實資訊的流傳。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1.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2.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3.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4.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5.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6.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7.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8.jpg

假新聞事實查核與情感極化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