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

121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

講者: 陳湘韻(中研院歐美所助理研究員)

時間:2023年3月1日(三)10:10-12:00

地點:R3302

撰文/攝影:彭薏含



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將各種事物找到相似之處並加以歸類,今天由陳湘韻老師帶我們進入哲學的世界,運用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但卻不曾疑惑的事情來翻斯社會中潛藏的問題。

陳湘韻老師一開始先讓我們看幾張常見的分類表,如元素週期表等,來切入主題,思考為甚麼要如何分類?為什麼要分類?中間老師有準備一個分組討論的小活動,要將「臺灣黑熊、748施行法、基隆河、二氧化碳 、芒果、天龍人、通貨膨脹、小熊維尼」分類,每個人分類的思考方向不同,分類結果理所當然會五花八門,老師也舉了一些將以上名詞分類的例子,如自然與非自然等,但其實這個分類並不是絕對的,可能因為外在因素與一些變因,造成結果的更動,在這個分組活動結束後,也讓上半場演講畫下句點。

下半場的演講在一個有趣的問題中開始,「有一對父子在同一輛車上發生車禍。父親被送到醫院A,而兒子被送到醫院B。然而當醫院B的醫生看到患者的時候說:『我不能幫他進行手術,因為他是我兒子。』請問醫生B視患者的誰?」,老師讓小組討論一下後,依序詢問各組答案,有些答案很直觀,有些則像八點檔劇情一樣有創意,最後老師公布他認為的答案:媽媽。

答案一說,有些人恍然大悟,是最簡單且最直觀的答案,但因大家的主觀認為醫生通常是男生,而思考得太複雜,由這個小問題來進入到下個主題—「性與性別」。

社會將人類用二分法分為男生及女生,依照生理特徵或是染色體來進行分類,但真的只有二分法嗎?在先天的原因或後天的影響,「生理特徵」真的是唯一的判斷條件嗎?在社會的進步下,某些國家不再使用二分法來分類,而是讓自己來選擇,不受生理特徵的影響。

分類是生活中常見的行為,為甚麼要分類呢?為了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找尋需要的資料,我們必須分類,但分類都不是絕對的,還有許多依照既定標準來分類的事物,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及了解,來反思隱藏的議題。

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1.jpg

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2.jpg

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3.jpg

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4.jpg

分類與脈絡的哲學反思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