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離開天文所後,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

258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離開天文所後,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

講者:蘇羿豪(Astrohackers in Taiwan社群共同創辦人)

時間:2022年12月8日(四)15:00-17:00

地點:R60406

撰文/攝影: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2月8日邀請Astrohackers in Taiwan社群共同創辦人蘇羿豪,蒞臨R60406教室進行「離開天文所後,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演講,向學生分享自身學習程式語言並應用在天文研究的心路歷程。

講座開始,蘇老師先解釋天文與程式語言的關係,是出於天文研究是籍由分析觀測資料或電腦模擬,以觀察、瞭解天文現象,而在觀測、分析、過濾資料數據,就需編寫程式語言(Python)作媒介,再用視覺化資料、數值模擬天文物理現象。

蘇老師表示,目前臺灣天文學研究的大部分研究員,並無專業資訊工程相關訓練及背景,如他自身本科為物理系,程式敘述較為簡潔易懂的Python自然成為首選對象。此外,他也分享自學生到工作時期,一路使用Python解決在工作、生活上的諸多問題,如編寫網路爬蟲、網站與API開發、資料分析與視覺化等等。

近期,蘇老師也講解如何用改版天文黑客松的形式,聚焦於開放的天文資料與工具來指導普通鄉民如何以Python進行實作,協助貢獻天文教育。講座完畢前,蘇老師讓現場學生以組別的形式,做一個小小黑客松(工作坊),讓學生思考、談論自身在平日的現實校園生活為啟發點,試著與組員討論、設計解決方案。

過程中,兩位老師也在走場協助、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假設及疑問,同時提供學生一些改善意見、工具等,其中他更是建議學生們使用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進行詢問,並依據AI機器人的建議做下預想。在二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們都有生活議題,並計劃透過撰寫程式實作,設計一個解決方案,如設計APP以解決或清晰化老師在portal上為每一位學生打分數的標準準則、或是學生能通過APP提前預訂餐點,以避免在午/晚餐高峰期時段,到學餐排長隊伍的問題等等。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1.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2.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3.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4.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5.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6.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7.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8.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9.jpg

我如何籍由Python與天文繼續維持關係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