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認識生命倫理學

153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認識生命倫理學

講者: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副研究學者)

時間:2022年11月30日(三)10:10-12:00

地點:R1109

撰文: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月30日邀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副研究學者甘偵蓉,蒞臨R1109教室進行「認識生命倫理學」演講,與學生從哲學角度一同探討,並講解AI在未來的醫學協助人類的倫理問題、如何適宜地運用在醫療範圍等議題。

甘老師坦誠目前學界對AI是否能幫人類做出醫療決策的議題,仍有爭論;她故藉此次講座與學生探討AI在醫學領域所承擔的角色與倫理問題。甘老師開始帶出AI的優缺點——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供人類在醫療統計上的參考,籍此節約時間與資源,並做出更為精準的醫療判斷;然AI在應用初期需長期的時間來收集數據,在數據齊全前,AI的穩定性較為不准確。

儘管如此,甘老師推測未來AI仍會應用於醫療決策上,只是屆時如何定位AI的角色,則成為當下熱烈談論的理論議題。她現場詢問幾位學生的意見,歸納學生認為AI應是幫助人類去判斷病情、評估個案的適切程度的輔助角色,而不是直接為人類判別醫療決策。

她舉心臟疾病為例,若一位七十歲以上的老年患者,AI則根據患者個人的病歷、身體狀況、病情階段等等因素,提供實際的數據,評估出適合病者的治療方式、風險、修養時間、以及醫療費用等,醫生再憑著自身醫學專業能力進行判斷,或是與其和病者及家屬做討論。

論及「最佳的醫療決策,就是倫理的醫療決策?」的議題,有學生則提出,若能AI有助病人延長壽命、節省醫療資源等,造福人類而不會傷害到人類的話,便是符合倫理。甘老師在贊同學生的觀念之外,也提出所謂的「倫理」,即「人」需要遵守的道德行為準則,若「人」能使用、控制AI去作為輔助性醫療工具,增強病者的存活率或幫助人類福祉,或許是仍在醫學倫理範圍內。

認識生命倫理學1.jpg

認識生命倫理學2.jpg

認識生命倫理學3.jpg

認識生命倫理學4.jpg

認識生命倫理學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