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三):古代經濟學的探索指標——《史記•貨殖列傳》漫談

197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河講堂經典系列(三):古代經濟學的探索指標——《史記•貨殖列傳》漫談

講者:黃智明(元智大學中語系助理教授)

時間:2022年04月20日(三) 18:30-20:30

地點:天河書屋

撰文:余嘉和



西漢司馬遷,因著《史記》惹禍,又受奸佞讒言毀害入獄,但他手不輟筆,發憤著書,除宣洩一己憤懣之情,洗刷冤屈,從中尋得自我價值,也為後世帶來史實研究和瞭解的貢獻。其中〈貨殖列傳〉為司馬遷年輕時遊歷於所到之處考察該地風俗和採集傳說,記載各地的經濟活動和經濟政策。

春秋戰國時期,「重農抑商」的政策當道,直至漢朝,以致當時商人地位低下,不同於今日,受到國家總總限制:禁止穿絲綢、乘車、買地、當官……。

唐朝,雖對於外來文化兼容並蓄,社會風氣相較於其他朝代開放,但仍有嚴明的社會階級制度,分為:賤民階級、娼妓階級、勞工階級、貴族階級、坐食階級(僧尼道士)。有畜養奴隸的習慣,「賤民」制度由此而生,商人甚至被看作賤民。

〈貨殖列傳〉的經濟思想,主要提到(一)求富乃人之本性。例:戰爭時將士衝鋒陷陣的勇氣,是來自於重賞的利誘。為求財無所不用其極、(二)人之所欲是古典市場經濟的原動力、(三)追求富裕可滿足民生需要,又可提高社會道德水準(人富而仁義附焉)、(四)財富決定人的社會階級。

此外,亦提出了與當時經濟社會不同的思想:主張本業(農林漁牧)與末業(物流)並重,歸納古代經濟學說理論(了解規律、宏觀調控、積貯貨物……),分析成功企業者案例(白圭、巴寡婦清、師史……)而得出「財貨沒有一定的主人,有才之人可聚財,無能之人散財」之結論。

2022-04-20《史記•貨殖列傳》漫談1.jpg

2022-04-20《史記•貨殖列傳》漫談2.jpg

2022-04-20《史記•貨殖列傳》漫談3.jpg

2022-04-20《史記•貨殖列傳》漫談4.jpg

2022-04-20《史記•貨殖列傳》漫談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