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使、英雄、凡人與怪物之臉:宮布利希《藝術的故事》導讀

267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使、英雄、凡人與怪物之臉:宮布利希《藝術的故事》導讀

講者:楊晉綺(倫敦大學藝術史博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時間:2021年12月1日(三) 18:30-20:30

地點:天河書屋

撰文/攝影:謝曉柔



阿德勒於維也納的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中出生,在三歲時,從小身體就相當虛弱,動作緩慢,喉嚨也有問題。曾經親眼看過自己的兄弟在自己的身旁死去,也被車子撞倒過兩次,對死亡有著相當大的恐懼。二十七歲時,跟來自俄國的留學生Tinofejewna結婚,兩人在個性上有許多的不同,但兩人積極的解決問題,相守一生。隔年,他認為病人的人格、心理狀態與身體健康之間息息相關,在四十二歲時,組織了所謂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學會」,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為「個體心理學」。一九三七年,由於過度勞累,導致心臟病突發,享年六十七歲。在他的一生中,出版了《理解人類本性》、《兒童的人格教育》、《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等。

「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心靈的肉體的關係是什麼?哪一個具有支配地位?記憶和情緒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些都是阿德勒的書中想要我們去思考的。
阿德勒在書中也提到,當你面對挫折時,你感到無能為力而產生的自卑情感,就是所謂的《自卑情結》。

然而老師介紹了法蘭西斯.培根的各個畫作,培根的畫作十分前衛,譬如《英諾森十世》,強烈的線條感讓畫作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於培根相當喜歡畢卡索,畫風也因此而受到影響。在培根許多的畫作當中,能夠看到與畢卡索畫風相似之處。兩人都有許多將人擬動物化的作品,只不過培根的畫風更加的黑暗、裸露。

「我希望我的作品像蝸牛留下黏液一樣,留下人類存在的痕跡。」—法蘭西斯.培根。

我們在培根的畫作中,可以看出培根對自己是相當的自卑。這讓我們需要去思考,如果我們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尋找到適當的辦法來克服自卑感,就可以真正的跨越那道難關,而不必再用優越的姿態進行自我催眠。

藝術的故事1.jpg

藝術的故事2.jpg

藝術的故事3.jpg

藝術的故事4.jpg

藝術的故事5.jpg

藝術的故事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