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型課程講座】天河講堂經典系列講座(一):覺醒青年的筆記——《六祖壇經》如何幫你過得更好

642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天河講堂經典系列講座(一):覺醒青年的筆記——《六祖壇經》如何幫你過得更好

講者:陳巍仁(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時間:108年9月25日(三) 19:00-21:00

地點:瑯嬛書屋天河店

撰文/攝影:杜詠翹



本活動透過帶領學生了解禪宗大師惠能的生命歷程,在短時間內為《六祖壇經》作一個導讀,認識到深遠的禪宗觀念和哲學,為同學帶給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先人所遺留的智慧能經歷時間洗禮, 讓我們可以獲得這些工具的幫助,生存於世,值得我們的感恩。陳巍仁老師帶領同學走進禪宗大師惠能的生命歷程,探查當中的生活態度,可以怎樣使同學們活得更好。

陳老師先為同學釐清佛教相關的名詞,老師以學長來比喻覺者和佛,覺者和佛是先做到有開悟的人;涅槃是火熄燃的意思;般若即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是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老師指覺醒,就是解脫的唯一法門。

所謂「醒」,除了是精神上清醒,甚至對身內身外物有所察覺,可是人要時刻保持清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可以怎麼辦?老師便從科技發展和宗教開始探討,原以為宗教會因科技的發展慢慢從人類社會中被代替,可是由於兩者要解決的問題不同,令宗教依然屹立在人類社會中。人類所感受的快樂總是比痛苦短暫,既然人類終有一死,那麼以肉體方式活著的意義又是如何?這便是宗教所解決的問題。

作外一個生活在南方的印度人,惠能經歷各種際遇、難題,終以一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到弘忍的衣缽。回南方等待時機的到來,等待十五年,成位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惠能大師。

老師講述了惠能大師的故事後,便說說我們和禪的關係,禪也為靜慮或是定。在各種負面情緒下,我們可以透過多元昇維的方法去處理這些情緒,靠著多思考和覺察自己達致漸悟、頓悟。

最後,老師以談及「禪」的美學和哲學是世界文明重要的一環,訴說日本對「禪」文化的發展和貢獻作結。2019 925 晚上 天河演講_190930_0063.jpg2019 925 晚上 天河演講_190930_0001.jpg2019 925 晚上 天河演講_190930_00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