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博雅創藝講座】臺灣傳統廟宇建築保存與修復之思考

392
次閱讀

【博雅創藝講座】臺灣傳統廟宇建築保存與修復之思考

講者:張志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 )

時間:109年11月26日(四) 13:10-15:00

地點:R3216

撰文/攝影: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月26日,邀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員張志源蒞臨元智三館,為同學講解臺灣傳統廟宇建築的結構及藝術裝飾,同時舉例講述臺灣廟宇在保存與修復上的方式。

11261-1.jpg

臺灣廟宇的興盛與漢族的移民社會息息相關,先民在遷移臺灣謀生,同時也會將原鄉的神明請來,修建廟宇以供祭祀。張志源表示,由於臺灣的氣候潮濕,廟宇建築久而容易受潮損壞,加上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昌盛,民間常自發籌款為廟進行翻修。然而臺灣目前未有明確的古蹟修復的準則,普遍民間亦無古蹟保存與修復的正確思維,往往導致廟宇翻修後,失去原有的傳統特色。

11261-2.jpg

論及臺灣廟宇的修復,就必須先瞭解廟宇的結構和神格。廟宇作為一個族群的信仰中心,其建築藝術自然會呈現族群性與地方性,而臺灣廟宇主要以漳泉州兩派的閩南一系。張教授舉例指出,漳州派的廟柱比起泉州派用料較粗大,收分明顯;樑子的斷面多用圓或方形等不同結構來細分兩者的特色。此外,廟宇所祭祀的神明規格和類型,亦是影響廟宇建築風格的因素,如帝后等級的關帝廟、天后宮和孔廟,常以大殿獨立平面型的規格,而門神繪畫、壁畫主題等也會隨著神明的神格或類別之不同,呈現不一樣的主題。

張志源以臺北大龍峒保安宮的修復工程為例,匠師會先圍著廟的搭建鐵棚子以作防護,由上至下觀察需要修復部分,再依據該部分的腐壞程度來採取適當的修補措施。倘若損壞嚴重,匠師會依照廟宇原有圖案、材料、用色,畫一個手繪稿,並依照手繪,使用適當的材料與顏料將其復原。傳統廟宇的彩繪具有美化、防腐之外,有主題性的繪畫如壁畫,甚至有教化人民向善的作用。

11261-3.jpg

講座尾聲,張教授認為臺灣寺廟古蹟的保存與修復未來需要建立一個系統的準備規範,甚至保存範圍不應只局限廟宇本身,更該拓展至周邊的環境,這非但能加強廟宇的歷史文化感,也可以建立起自主防災及大眾重視歷史文物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