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微課講座】從霄裡社到蕭家: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

2242
次閱讀

【知識型0.1學分】從霄裡社到蕭家: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

講者:張素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時間:109年11月18日(三) 18:30-20:30

地點:R5706

撰文/攝影:莊國民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1月18日,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張素玢老師蒞臨元智五館,為學生講解桃園地區平埔族的族群文化的演變歷程,以及自身做田野調查的經驗分享。

張素玢引用清代官方文獻,說明「平埔族」亦稱為平地的「埔番」,是對比於居住在山地的「山番」所劃分。平埔族是最早漢化的原住民,在清代的地圖畫作中,就呈現平埔族已會馴牛來耕田農作的景象,而現今在層面上更難以辨識平埔族的後裔。張素玢則依據各種官方文書、族譜、漢番契約、印信等文獻,並對桃園南崁四社的平埔族歷史進行田野調查。

她先從清代桃園的地圖畫作探出漢番的分界,以及平埔族的分布地區為南崁、坑仔、龜崙、霄裡四社,如今居住於四社原址地區的平埔族後裔,仍保存著特殊的姓氏如:干、藍、夏、永、蕭、潘等。然而,他們初期對自身的祖源文化不是毫不知情,就是極力隱藏,張素玢則透過觀察霄裡蕭家的神主牌,並考究蕭家開基先祖「蕭那英」的墓碑,察覺蕭家堂號為「臺灣」!這與漢族移民從中國大陸的祖籍堂號截然不同,證實霄裡蕭家自霄裡社通事知母六(即蕭那英)開始接受漢文化,招佃開墾靈潭陂的蕭家鼻祖。

講座中,張素玢使用田野紀錄片說明,霄裡社平埔族的漢化與土地開墾息息相關。蕭那英初期接受清廷招撫,協助官方保護開墾移民開墾立下功績,獲得清廷賜土牛溝部分土地。乾隆年間,隨著蕭氏族人協助清廷平「林文爽」之亂有功,再次獲得龍潭一帶的土地,蕭家至此成為擁有一大片土地的地主。此後的蕭氏家族開始往八德、霄裡、番子寮、銅鑼圈等地,設立「隘寮」,招募「隘丁」和佃戶進行開墾,並定居於各地。

講座尾聲,張素玢指出從原始的霄裡社平埔族,演化為大業主的蕭家,再從現在的蕭家追溯原本的根源歷史,其後裔在這段過程開始重新認識並瞭解自己的同時,她也希望現場的同學也能在此講座後,開始主動去認識自己的祖源,瞭解自己可能的祖先,並學習去尊重不同的族群。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1.jpg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2.jpg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3.jpg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4.jpg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5.jpg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6.jpg

滄海桑田的桃園平埔族7.jpg